新闻资讯

胭脂稻文献记载

发布时间:2024-09-23 浏览数:467

胭脂米作为一种珍贵的稻米,有着丰富的文化记录。在文学巨著《红楼梦》中多次被提及,如第四十二回中,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王熙凤赐她东西时提到一盒子内造点心和两斗御田粳米,熬粥难得;第五十三回,黑山村庄头交租,稻米一项分 4 个等级,“御田胭脂米”仅有两担,第七十五回中贾母要吃稀饭,尤氏捧过的红稻米粥就是“御田胭脂米”熬的粥,只有贾母、凤姐等最尊贵的主子才配进食。这充分体现了胭脂米在当时的珍贵,也反映出贾府显赫的地位。

胭脂米原产自河北省东部玉田县,后移植到宫廷内苑,经过优选优育,成为康熙皇帝的试验田,获得成功,有“御田米”“御稻米”之称。据清代刘廷玑《在园杂志》及《顺天府志》记载,胭脂米是康熙帝在丰泽园御田布种的玉田稻中的良种,为内膳所用。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特产的胭脂稻米,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民间称之为红稻米,过去是皇宫贡米而闻名遐迩。传说康熙皇帝东巡途经丰南,当地官员进贡此米,皇帝品尝后龙颜大悦,遂赐名“胭脂米”。王兰庄有御田 800 亩,堤内是乌黑发亮的沃土,堤外则全为黄土,堤内的黑土效力神奇,任何稻种在上面种几年也会变红色,但非正宗的胭脂米;而“胭脂米”稻种撒在堤外,哪怕只有几尺距离,结出的稻米也是白色的,全无香味,其中奥秘尚未揭开。

《丰南县志》记载,1954 年河北省委曾转达毛主席指示,为中央收购一部分胭脂稻,用于招待国际友人。1962 年,王兰庄曾征集胭脂稻品种标本,送全国农业展览馆展出。诸多历史文化故事为丰南胭脂稻文化增添许多神秘色彩。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关仁山在早期作品《胭脂稻传奇》中生动描述了抗战期间王兰庄群众用生命献血保护胭脂稻种不被外敌掠夺的可歌可泣的故事。胭脂米全称为“御田胭脂米”,呈椭圆柱形,比普通米粒稍长,营养极其丰富,里外都呈暗红色,顺纹有深红色的米线,煮熟时色如胭脂、异香扑鼻,味道极佳,同白米混煮亦有染色传香之特点。《本草纲目》记载红米可以健脾胃、活血去瘀,研究表明红米可降低实验兔的主动脉脂质斑块面积,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等多种生理功能

胭脂米在《红楼梦》中的记载

在《红楼梦》中,胭脂米多次出现,如第五十三回,“乌进孝红贴上贡物曰‘玉田胭脂米二石’。”第七十五回,“贾母问有稀饭吃些罢,尤氏早捧过一碗来,说是红稻米粥;贾母接来吃了半碗,便吩咐将这粥送给凤姐儿吃去。”由此可见,胭脂米在当时是极为珍贵的物品,只有像贾府这样的富贵人家才能享用。贾母平素极疼爱王熙凤,有好东西都要分给她吃,足见此米的珍贵程度。胭脂米不仅色泽鲜艳如胭脂,名字独特,而且口感细腻,香气馥郁,不似凡品。它的出现,一方面反映了贾府的高贵地位和奢华生活,另一方面也为小说增添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胭脂米与康熙皇帝的故事

康熙皇帝对胭脂米的发现和培育有着重要贡献。康熙在丰泽园稻田中,偶然发现一株高出众稻的稻子,颗粒已经饱满成熟。第二年试种,稻子果然又于六月早熟。因其米色微红,米粒长,气味香,口感好,又产在御苑,且是康熙皇帝亲自发现和培育出来的,所以称为“御稻种”或“御稻米”。康熙不把“御稻米”视为皇家专用,积极在各地推广种植。康熙五十三年,康熙皇帝又把一石御稻米的种子发给苏州织造李煦,令他在南方苏州和江宁地区试种,还特派水稻专家、老农李英贵到苏州去现场指导,第二年就取得很好的成绩。推广御稻种的另一积极分子是曹雪芹的父亲曹頫,曹頫时任江宁织造,曹家也不甘落后,成功收获了二季稻米。康熙皇帝对胭脂米的重视和推广,使得胭脂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胭脂米的丰南特产文化

胭脂米是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丰南胭脂稻米外观形似旱粳子,有芒,属于粳米。这种稻米味浓气香,煮熟后红如胭脂,色微红而粒长,丰腴被称做“御田胭脂米”,又称胭脂米。富含蛋白质、钙、铁、锌。煮熟后香味浓郁,味道佳,回锅一次,米粒伸长一次,回锅三次,色相犹存,不散粒。丰南栽培胭脂稻历史悠久,据《唐山地方志》记载,始于清雍正 5 年,在王兰庄始辟营田八顷五十一亩一分播种胭脂稻,赐封“御田”,立碑警示,定为贡米,供内宫食用。《丰南县志》记载,1954 年河北省委曾转达毛主席指示,为中央收购一部分胭脂稻,用于招待国际友人。1962 年,王兰庄曾征集胭脂稻品种标本,送全国农业展览馆展出。这些历史记载为丰南胭脂稻文化增添了极大情感认同和价值吸引

胭脂米的历史文化故事

胭脂米历史内涵丰富,自有文献记载 200 余年来屡次为文人墨客所称道。胭脂米最早见诸文献,始于康熙个人笔记《几暇格物编》,此后清代翰林院编修吴振棫所著《养生斋丛录》、浙江括州知府刘廷玑所著《在园杂志》等都有记载。康熙年间,一位因不适应北方气候而整日面色恹恹的皇妃,食用胭脂米数日后,竟变得脸色红润、顾盼生姿,素颜朝天亦如胭脂着面。康熙见状,御笔钦此:胭脂米。自此,胭脂米作为补气养血、平调五脏的滋补佳品,名声大噪。清朝康熙之后曾作为贡品,康熙皇帝也曾亲自种植、培育。胭脂米在历史上曾是皇家贡米,除供皇家享用外,只有极少数贵族高官才能吃到。乾隆朝出现的长篇小说《红楼梦》里,也多次提到胭脂米。

胭脂米在《胭脂稻传奇》中的描述

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关仁山在早期作品《胭脂稻传奇》中生动描述了抗战期间王兰庄群众用生命献血保护胭脂稻种不被外敌掠夺,可歌可泣的故事。为丰南胭脂稻文化增添许多有待挖掘的神秘色彩。 胭脂米作为一种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稻米,在《红楼梦》中展现了其珍贵性,与康熙皇帝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丰南区特产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诸多故事,同时在《胭脂稻传奇》中也有着令人感动的描述。它不仅是一种稻米,更是历史文化的见证和传承。

留言咨询

提交

信息提交后,将有专人联系您!